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工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在浙江省文物局指导下,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推介活动”。
经过初选、入围、终评,中国丝绸博物馆选送的“蚕乡月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遗传承和推广”荣获“2021年度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
项目情况
栽桑养蚕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月令”是古时候的一类文章体裁,是叙述古人尊崇一年中自然变化的规律而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蚕桑生产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重要的农事活动,其生产活动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为了将博物馆教育与杭州市小学课程相衔接且与博物馆办馆理念、展陈内容相结合,更为了践行和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取中国古代“月令”概念和框架,以传承与弘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遗为宗旨,在农历节气和蚕桑生产,以及传统女红之间找到连接点,针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特点,特别推出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蚕乡月令”系列活动。
“蚕乡月令”教育项目旨在以中国传统节令文化为切入点,以“天蚕灵机”展览中的蚕桑生产与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通过馆校合作、馆企合作、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向少儿人群普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该项目主要针对人群为幼儿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以及亲子家庭,项目策划基于该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结合展厅参观、春季养蚕、手工体验、民俗体验、研学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的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心、脑、手并用,在体验中国悠久丝绸历史的同时,缓解课业压力,并与学校的相关课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教学的功能。
整个活动时间跨度从4月到6月,从清明节开始到端午节结束。
4月清明至谷雨
主要活动:蚕乡轧蚕花、蚕事准备、养蚕开始
5月立夏至小满
主要活动:从养蚕至蚕茧丰收,科普养蚕进校园、蚕宝宝回家、研学之旅
6月芒种和端午
主要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蚕桑民俗体验,女红手工体验
“蚕乡月令”教育项目不仅培养了少年儿童对生命、自然的尊重和对地球家园的热爱,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也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中国蚕桑丝织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