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2022丝绸之路周|“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召开
2022-07-14

2022年7月12日,“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览在都兰县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文物局、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指导,中共都兰县委、都兰县人民政府、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都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

出席开幕式的来宾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清华大学教授尚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赵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建华。出席开幕式的省州领导有海西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蒋伟峰,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胜章,海西州政府副州长李天林,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刘实民,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杨金山。参加开幕式的都兰县领导有县委书记刘贵尧,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才让南加,县委副书记张卫东,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陈云飞。会议由都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启发主持。

都兰县委书记刘贵尧首先致辞,他表示热水墓群对研究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和中亚地区,特别是对吐蕃、吐谷浑与东西方之间的民族交融交流等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专家学者云集都兰,对推进热水古墓群考古研究,推动都兰旅游产业发展,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他们的精彩阐释一定会为热水墓群考古研究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思路、新动能。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朋友了解热水墓群。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热水墓群考古历程艰辛、成就巨大,“都兰”已成为常登国际学刊的专有名词,出土文物轰动国内外学界,带动了丝绸之路青海道乃至丝路整体的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学者能通过一手资料的研究掌握相关学术研究话语权,希望以热水考古为龙头,带动青海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再利用,站在更高平台上成为广为人知的研究领域。

开幕式上,海西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蒋伟峰,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天林为本次展览揭牌。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胜章,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刘实民,中共都兰县委书记刘贵尧,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杨金山上台剪彩,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通过回溯热水墓群考古发掘过程、展出重要出土文物、总结重点研究成果,体现热水墓群考古人40年的执著探索,体现出都兰热水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明珠,也是国际学界共同瞩目的研究焦点,既利于中国多民族多元一体发展,也让丝绸之路青海道荣光再现。

2022年,是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是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丝绸之路周”活动诚邀青海为主宾省的一年,也是浙江援青第四批干部三年届满,千里援建结硕果的一年。本展览正是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大力支持下的重要文化援青成果,浙江、青海两地的各级单位跨越山河,携手庆祝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

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丝路上的都兰——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议由都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启发主持。

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刘实民首先致辞,她希望各位专家创造性推动热水墓群研究和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工作全面展示热水墓群的历史和现有价值,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让文化浸润人心。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天林提到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推动其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讲好海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热水墓群联合考古队队长韩建华作主题为《考古问道》的热水墓群考古发掘成果汇报。主要从丝绸之路青海道概况、都兰热水墓群的历程、都兰热水墓群的收获、中国气派考古学实践四大方面展开叙述,报告对热水墓群考古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大量精美文物。报告结束之后,都兰县委书记刘贵尧为其颁发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发言说到考古要回到一个科学语境,一个大背景中去分析。都兰考古应该要放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这些文物是多种文明汇聚的结果,是共同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呈现了都兰的多元文化交融,希望最终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能够共同繁荣。清华大学尚刚教授也结合漆器工艺美术作发言,肯定了都兰文物之精美,并祝愿海西考古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更新的成果。

最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提到在都兰考古发现的丝绸是唐代纺织品的重要发现之一,它所包含的唐代丝绸门类最齐,时间跨度也非常大。从这些丝织品中可以研究它当时的技术、图案,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又一次证实丝绸之路上丝绸的发现与重要性。同时他也分享了几点建议:希望接下来都兰有更多更为科学、全面、系统性的考古发掘研究;希望海西州可以建立数据库,成为都兰考古资料中心;希望都兰拥有更高的平台,成为敦煌、吐鲁番之后一个重要学科;希望增加热水考古的宣传、展览;加大文物考古保护与整体利用。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