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2022丝绸之路周"在青海闭幕
2022-07-16

7月14日上午,“2022丝绸之路周”闭幕式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本届“丝绸之路周”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沪总领事馆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和青海省博物馆执行承办。活动首次邀请了青海省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作为主宾省与主宾国,共同举办系列活动,传播丝路文化。 

出席闭幕式领导有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柳河,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宋江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郭法祥,青海省文物局局长高波。出席闭幕式的省外专家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清华大学教授尚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赵丰。

赵磊首先致辞,他表示浙江与青海联系紧密,交往密切,青海道的全景呈现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青海。并提到自2020年以来,“丝绸之路周”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丝为媒,以文为桥,以路为轴,加强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合作,架起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弘扬了丝路精神,展现了文化遗产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宋江涛在致辞中表示浙江对海西州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一带一路”文化连接,让浙江和青海越来越近,越来越亲。“丝绸之路周”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我们探索丝绸之路,弘扬丝路精神,并表示希望我们能够持续深化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共同加大发展。

高波表示,“丝绸之路周”是浙江和青海携手联动、密切协作,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次成功实践。浙青两省情谊深厚,希望通过“丝绸之路周”的共同举办,能够进一步加强两省文物利用交流合作,携手深化文物研究,创新展览展示,共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丝路文化,弘扬丝路精神,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成果。

闭幕式上,大家共同观看了《飞跃青海道—丝绸之路周》宣传片,精彩的青海特色歌舞和乐器独奏为我们展现了大美青海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闭幕式通过人民网、新华网、青海文旅视频号、文博头条等平台直播,观看量达180余万人次。

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22丝绸之路周”以“民族融合,共同繁荣”为主题,聚焦“融合”语境,构建多彩文明、多元文化、多方资源、多维媒介的立体化新格局,进一步丰富“丝绸之路周”活动的主题内涵和文化外延。

“2022丝绸之路周”期间,杭州主场举办了多项精彩的活动。目前,“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大美乌兹:UNESCO丝绸之路青年之眼摄影大赛精选作品展”等展览正在展出,同时举办了“SROM之夜”“海西之夜”活动,推出“丝绸之路周”话题大赛、文物海报接力、百馆百物短视频、遗产点亮丝路直播,丝路纹样填彩游戏等线上互动活动,联动80余家文博机构参与其中,也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活动期间,除在杭州主场推出的一系列活动之外,主宾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也举行展览,这再一次充分展现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主宾省青海省举办了“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丝路上的都兰——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学术报告会、丝绸之路青海道策展人研修班等活动,通过展出重要出土文物、总结重点研究成果,展现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文明汇聚、多元交融的繁荣历史,进一步挖掘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据初步统计,本次活动国内社交媒体传播量达3.9亿次、讨论3.9万次,线上活动曝光量超1200万次,直播观看量超600万次,新华社、浙江日报、青海日报、法新社日本分社、奥地利通讯社APA、捷克国家通讯社、波兰通讯社等媒体累计报道860余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有关 #SilkRoad 的话题的相关曝光量超过了142万,产生相关帖文951条,相关内容互动量超3万。此外,还邀请丝路沿线多家博物馆、国内外专家进行联动,加强国内外媒体共同传播,进一步扩大“丝绸之路周”影响力,擦亮“丝绸之路周”品牌。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