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ACHA(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主办的博物馆管理能力建设和提升国际培训班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班。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可移动文物官员托马斯·梅拉兹·卡斯塔诺,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预防性保护高级研究员韦斯娜·日夫科维奇,意大利维纳利亚王宫保护与修复中心基金会传播和文献负责人、艺术史学家 斯特法尼娅·德·布拉西出席开班仪式,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及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阿鲁娜·古吉拉尔先后致辞,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展望》为题为全体学员讲授第一课。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说,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牢记习近平主席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以“文化窗口”的担当,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发展并行的文旅新格局。一是紧扣文脉赓续,赋能文化遗产“焕发青春”;二是推进深度融合,激活文化发展“一池春水”;三是开拓国际视野,绘就文明互鉴“满园春色”。期待大家锻造出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深厚友谊,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进博物馆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深度合作项目。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说,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始终肩负着守护人类共同记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崇高使命。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通过“专家授课+小组讨论+实地研修”的有机结合,打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通过“文化沙龙+ICCROM之夜+小组活动”,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持续跟踪推进教学成果转化,搭建壮大跨国导师与学员朋友圈,强化可持续合作机制,与大家共同编织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经纬,让文化遗产保护的丝线串联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拉赫尔·卢卡斯·基苏西
学员代表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拉赫尔·卢卡斯·基苏西说,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文物的场所,更是教育公众、讲述故事、促进对话的桥梁。本届培训班吸引全球多国具有丰富经验的学员参与,我们将共享智慧结晶,碰撞思想火花,既要以开放姿态互学互鉴,也要积极贡献各自的专业经验。期待以协作共赢的精神共同开启提升藏品管理水平、促进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学员代表柬埔寨文化与艺术博物馆修复师索肯·拉
学员代表柬埔寨文化与艺术博物馆修复师索肯·拉说,文化遗产遗址与馆藏文物正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策略,通力协作为文化遗产藏品的防护与存续提供解决方案,并就如何整合新技术、新知识展开深入探讨。期待大家携手将本次研讨会打造成为富有成效的思想盛宴,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 阿鲁娜·古吉拉尔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阿鲁娜·古吉拉尔发布视频致辞,她说本次培训班是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与中国携手推进并共享知识的关键里程碑,旨在强化对全球藏品的保护与管理。我们共同拓宽专业视野,拥抱新思想,并始终将“人”置于任何保护工作的核心,期待在合作期间展开富有洞察力和深远意义的讨论,以更加系统化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将能力建设打造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基石,为社会各层面带来长远的利益。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授课《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展望》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在授课中指出,在“全球文明倡议”下,我们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金色纽带,始终承担着超越国界的文化使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围绕“文明古国里蓬勃发展的现代博物馆体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普惠均等的发展特征”“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阐述,认为中国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中国博物馆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到博物馆快速发展期。强调发展理念要坚持博物馆公益属性,要坚持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的保障体系,坚持多元治理和鼓励社会参与,坚持专业研究和注重科技应用,坚持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发展方向要完善高质量制度体系,优化高质量布局体系,强化高质量供给体系。
开幕式后,大家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多彩交融——亚洲服饰展”,体验制作扎染。
本次培训班是在全球博物馆行业共同应对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转型等时代课题的重要节点,汇聚国际专业力量,围绕“数字赋能”“风险管理”“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对话,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的37名从事博物馆领域工作的学员参加,是中国国家文物局、ICCROM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建立互相支持、互相信赖的深刻联系基础上,首度采用三方联合主办的全新实践。
近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以“研究型,国际化,全链条,时尚范”为办馆特色,以“弘扬中国丝绸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精神”为己任。系统实施“丝绸之路国际伙伴行动”“丝路之绸文明探源行动”等6大行动,创新打造“国丝环球展柜”等3大标识性品牌,努力构建“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蚕桑丝织人类非遗馆”双馆模式,在丝绸与丝路主题展览、国际交流合作、纺织非遗保护和预防性风险管理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来源:国际交流部
初审:刘剑
二审:张成名
终审:郑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