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丝博在第七届博博会演绎“再生缘”(2016-09-27)
2016-09-27

9月14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再生缘——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展亮相第七届成都博博会。在“博物馆的新驱动:科技引领、创意未来”的主题思想下,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互联网 中华文明”的展览,中国丝绸博物馆受邀参加。9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展位。






中国丝绸博物馆此次展示的“再生缘”集中展示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BAH58F00)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大学、浙江凯喜雅集团、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承担。 “再生缘”以“缘起——素材——再造——成像——幻境”为思路,其中“缘起”、“素材”部分通过视频展示了该项目总目标、技术路线图。并在素材收集的十个方向,即“图像、汉唐、辽宋、金元、锦绣、暗花、绒毯、少数民族、装裱锦绣、小件刺绣”中挑选300余张纹样复原图,以及部分纹样骨骼规律、纹样配色规律等图片,用来展示该项目完成的2104张丝绸纹样复原表以及整理的丝绸纹样排列规律、配色规律等信息。美轮美奂的传统丝绸纹样引来了参观者们的驻足。




“再造”与“成像”展示了该项目基于丝绸文物设计素材数据库所构建的“丝绸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与服装设计软件相结合,使参观者可以完成“纹样检索——纹样设计——服装设计”的体验流程。并向参观者展示了该项目生产的相关产品和出版的书籍。有位来自陕西的博物馆文创行业人员讲:“看到这个展览真是十分激动,这么多好看的纹样为我们文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展览最后,参观者将设计好的服装发送至“虚拟穿衣镜”进行试穿体验。虚拟试穿在展览中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这其中包括好奇的儿童,时髦的青年,也不乏老人。其中一位老人在体验后跟工作人员讲“我想了好久穿旗袍,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看,今天算是看到效果了”,说完还不忘让老伴儿拍下她试穿旗袍的样子。与此同时,“再生缘”展览也引起了成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许多记者们亲自试衣,并对体验者进行采访,场面十分热闹。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品服饰类博物馆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纺织类专题博物馆,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以丝绸文化为特色的纺织服装类、研究型专题博物馆为目标,着力构建完整的丝绸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传播和创新体系。此次展览中有关丝绸文物的信息提取、设计素材库建立、再造体验、文创产品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纺织文化遗产领域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和实践。(通讯员 孙培彦)

关注我们 ×